光榮十字架和平天主堂 2.96

5 star(s) from 9 votes
No. 9, Lane 141, He Ping Rd., Lu Ye Cun, Luye Township,
Taitung, 955
Taiwan

About 光榮十字架和平天主堂

光榮十字架和平天主堂 光榮十字架和平天主堂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Church/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Taitung ,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Taitung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是在台東縣鹿野鄉(村)和平部落裡,地理位置在省道台九線352公里處,距台東市約23公里,離鹿野火車站3公里處,是一阿美族部落。

懇荒宣教 和平部落在60年(1952)前,為全阿美族人的村莊,住戶約七十餘戶。天主教會,不是第一個來和平部落傳教佈道的教會。光復前已來此傳教的有「耶和華王國見證人」教派,並在部落建立團體,由於教規與本地生活方式及習慣格格不入,而受到排斥,雖如此,如今仍然有少數人信奉。台灣光復數年後「加爾文派」的美國聯邦長老教會來此宣教,信奉者不多–即目前的「基督長老教會」,至今尚有幾戶信奉者。
民國42年初,法籍巴黎外方傳教會士隆道行神父,在台東與本部落的青年黃健宗,奇遇交談中,邀請來和平部落宣教。隆道行神父前往花蓮玉里前,特邀白冷會士錫質平神父與史多福神父探訪這位青年與部落頭目。此後,他便積極展開宣教工作。時繼三個多月,而林田豐頭目與黃健宗青年竟成了史多福神父和信徒間的轉達者,及臨時助手和翻譯員。因此我們稱隆道行神父–為「懇荒宣教者」。
民國43年(1954)初–是為「拓荒時期」,原負責馬蘭堂區教務的紀守常神父(Fr.Giger SMB)調來和平部落。紀神父傳教具有凝聚力,信奉者日漸增多。以致於租借的房舍不敷使用,白冷會決議籌建一座聖堂與神父宿舍,在與信徒的通力合作下,終於大功告成。民國43年2月28日落成,並邀懇荒宣教者史多福神父祝聖啟用;此座聖堂為台東縣縱貫線的首座聖堂,僅次於台東福建堂與馬蘭教堂,是台東縣境內第三座教堂,命名為「光榮十字架堂」。同時成立「和平堂區」,堂區包含和平部落、延平鄉之桃源、紅葉、武陵、永康、巒山與蘭嶼等。
自此,紀守常神父開始積極「培育傳教員」。其中有黃金德、宋偉龍、林英治、黃梅娥、陽財元等5位,以及布農族的胡學信、王子龍與蘭嶼的教友加入使徒工作。頭目林田豐先生因其身份與地位的特殊關係,在領洗前已將這基督宗教的信仰傳播到周邊的各村落。北有永安(含永隆)、瑞源兩村,南有嘉豐村,以及其他有阿美族的各村落。在這其間,紀神父除了忙於鹿野、延平兩鄉的宣教與牧靈工作外,尚兼任蘭嶼達悟族的牧靈工作,約每三個月前往一次,每次停留半個月至一個月之久。紀守常神父在蘭嶼期間,鹿野堂區教務則由錫質平神父或姚秉彝神父、吳博滿神父暫代。

民國46年(1957)紀守常神父在蘭嶼堂區教務工作量增多。於是錫質平神父再調來接任本堂職務。至56年(1957-1967)間,本堂開辦社會公益服務,其中最具有規模又成功的即是縫紉班和手工藝製作班。各個項目皆在不同的時期辦理。同時也開設托兒所與幼稚園,由楊讚妺老師負責授課。在此時築建鹿野和平堤防,長約80公尺,並鼓勵教友及部落百姓互助合作、同心協力開發河川新生地開闢為良田。
這期間,慕道者日漸增多於是再次培育傳教員,阿美族有黃信儀、黃英德、林孝厚、林德福、陳生妹、楊讚妹老師等人,布農族王保生先生、古四海先生二人,外省籍有袁振芳先生等。
同(56)年1月27日鹿野(車站)天主堂落成。由開教司鐸史多福神父祝聖啟用。從此「堂區更名」為「鹿野堂區」。同年八月葛德神父接任本堂。接任前後三度來堂區共25年之久,對牧靈工作任勞任怨。同時于斌樞機主教(Cardinal Yupin)創辦的「中國儲蓄互助運動協會」推展「儲蓄互助社」(Credit Union)。本堂於民國57年10月7日,正式成立「新興儲蓄互助社」至今。58年1月至60年紀守常神父重返鹿野堂區任職。60至64年(1971-1975),由魏主安神父代理鹿野堂區本堂。在民國60年期間,中國主教團指示:地方教會應走向本地化,經濟要自立、自給、自足的原則。因此「教會實施自給自養」,傳教員實施裁員,僅留任楊讚妹老師一人。
民國64年5月14四日,本堂第二座教堂重建落成(原聖堂已容不下漸多的信友),由花蓮教區賈彥文主教祝聖啟用。降福並派遣義務使徒賴源隆、林德福、周政吉等三位,主持「主日無神父主禮時,舉行聖道禮儀和分送聖體禮。」楊讚妹、黃連生、蕭瓜等三位傳教員輔佐葛德神父宣教。
民國60年至65年間,本堂先後有林英治、楊讚妹、黃連生等三位傳教員輔佐葛德神父宣教。民國70年(1981)起,滿海德神父每月一次到鹿野堂區服務。民國70年9月,傳教員楊讚妹、王勇成夫婦調都蘭堂區服務,由黃連生傳教員接任本堂區。民國73年初,鹿野堂區與關山堂區重劃,和平與永安、永隆、瑞源等堂及德高、電光二堂併入鹿野堂區;將桃源、紅葉、永康、武陵、巒山等堂併入關山堂區。同年5月,葛德神父返回故鄉-瑞士探親與休假,由吳若石神父暫代堂區教務工作。73年10月底,葛德神父返台,繼續擔任鹿野堂區主任司鐸。
民國80年起,鹿野堂區由白冷外方傳教會轉予花蓮教區。因此,民國80年四月,葛德神父他調。民國80年4月至民國83年間,由花蓮教區李昇財神父任鹿野堂區主任司鐸,83年後李昇財神父調花蓮。此期間,本堂區為無神父狀態。此時,原本堂傳教員宋偉龍,適逢由基隆返鄉,任本堂義務使徒。
民國84年4月,范文敦神父為越南人,美國藉,晉鐸後任鹿野堂區本堂司鐸,積極整頓堂務工作–重整代表會與堂區傳協會章程的製訂;林孝厚當選為代表同時兼堂區代表主席。民國85年8月5日選舉傳教協進會;第一任會長林錦章、會計黃源隆、出納高鴻文等三人。85年8月16日,傳教員宋偉龍,蒙主恩召。本堂聖道禮儀由陳生妹、林德福等輪流暫代主禮。民國86年,因堂口之需,林孝厚積極參與義務使徒培訓,完成後担任本堂義務使徒工作。民國88年9月14日建「窮人聖母亭」。
至民國92年,范文敦神父促建新聖堂。申請土地權狀時,教堂權利人是為「國有財產局」所有,因此新建聖堂工作被迫暫停。至95年間本堂建地三筆,陸續向國有財產局承購完成。同時將舊有聖堂辦理申請「合法化」。民國93年9月14日本堂慶祝建堂50週年。
民國95年8月5日堂區福傳員高鴻文先生就職。96年9月1日調馬蘭堂區。98年10月4日范文敦神父職務調動。陳新華神父接任至今。99年3月21日,義務使徒林孝厚先生請辭。4月起本堂主日聖道禮儀,由德高堂胡美秀、陽玉蘭與電光堂林阿里、黃榮妹等四位義務使徒輪流主禮。民國100年9月初,林美惠福傳員任鹿野堂區,輔佐陳新華神父。台北教區的義務使徒黃冠雄先生,適時由台北回鄉亦為本堂服務。民國101年8月底,林美惠福傳員請辭。
自第二座聖堂至今,歷經40個年頭。本部落青年教友平時在外工作,逢年過節或假日回鄉,窄小的教堂容納不下漸多的教友,因此,「興建聖堂」巳刻不容緩。在眾教友商討下,決議興建一座較大的祈禱所。於是103年1月14日第三座教堂重建工程正式動工。同年7月,緊羅密鼓的積極召集新堂落成籌備委員會議,預定於同年9月13日落成啟用。但人算不如天算,建堂工程進度落後,委員會視工程狀況無法於如期完工。最終決議,擬訂於103年10月11日(星期六)落成,並督促積極趕工。

OTHER PLACES NEAR 光榮十字架和平天主堂

Show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