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 3.58

4.4 star(s) from 5 votes

About 橫山

橫山 橫山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Landmark in -NA-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橫山,台灣小百岳之一,位於南投縣南投市與名間鄉交界處,近彰化縣社頭鄉界境,海拔443公尺,有1114號二等三角點及246號三等三角點基石各一顆,是八卦山山脈的最高峰。橫山位在八卦臺地中央偏南的位置,並無明顯的山峰,為一塊河階面,是濁水溪舊河道流經沖刷而成的「橫山面」。在橫山之南呈落差一百餘公尺高的斷崖,呈東西走向,是濁水溪改道形成一條河階崖,有縣道139乙線行經;橫山之北與施厝坪大約呈20公尺落差的河階崖,此有一處聚落,與橫山同名,為南投市永興里,且有縣道139線行經。橫山斷崖橫山南側的斷崖,起初是源自地質學家富田芳郎發現,於1932年發表《八卦丘陵南部の地形》一文,實地勘察丘陵南部發現有若干的斷層露頭,大致都呈東西走向,橫切臺地,由於該處並未發現河道跡象,富田芳郎認為橫山南側的斷崖是一條斷層崖。橫山南側的斷崖是南投、名間兩行政區之分界,最大落差介120~140公尺間,高度向東漸降,至海拔約175公尺,被縣道150線截斷,自此便呈東傾的緩坡面,這條斷崖也是研究八卦臺地重要的分界,因此被劃分為斷崖南方地域稱為「臺地南部」或「臺地南段」,此域為名間鄉境內的河階。橫山南、北兩側的斷崖並無文獻命名,依地質構造分析得知,上部是已遭到紅土化的赭土層,中央地質調查所於2004年勘查結果,則將臺地紅土層命名八卦山層;下部則是屬於頭嵙山層火炎山相。綜合上述地質構造,可知橫山面便是屬於八卦山層。自然環境橫山西側與南望名間鄉西側皆是陡坡峭壁,平均坡度達16度,相當於坡率介於27%~28%,這一帶的陡坡峭壁是不適宜開發,受人為干擾甚少,故保有天然原生林相生長,從草尾嶺西麓開始,呈帶狀分布,經橫山西麓,延伸至埔中河階南側斷崖,因此這一帶區域是整個臺地最集中的原始林相。其中橫山面西坡有縣道139乙線行經,可見公路兩旁有高聳的樟樹、相思樹,形成的天然林蔭大道。相關條目台灣小百岳八卦山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