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亭 3.7

4.9 star(s) from 16 votes
高雄縣烏松鄉坔埔村大同路25之31號
Kaohsiung, 833
Taiwan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位於高雄縣鳥松鄉大同路的「醉仙亭」,創建於民國七十五年(西元1986年),至民國八十三年建廟完成。該廟主祀八仙之一的「李鐵枴」,全台罕見,其他同祀的神明尚有八仙之中的何仙姑與韓湘子,以及地母娘娘、吳府千歲、福德正神、楊柳星君、靈虛尊者等。
李鐵拐,是西周時期的人,為八仙中年代最久、資歷最深者,但有關他的身世由來傳說頗多,其中以他如何成為「李鐵拐」的傳說最為著名。相傳李鐵拐本名為李凝陽,又稱李玄,當時他為修道而隱居在真碭山岩洞裡,一日欲神游華山赴太上老君之約,於是囑他的徒兒,若祂七日不返即羽化成仙,可化其身,語畢,即神遊而去。不料,其徒因母親病重而急欲返家,在李玄神遊六日即化其身。至第七日時,李玄返魂無所歸,不得已,乃附在一跛腳的乞丐的屍體而起,蓬頭垢面,袒腹跛足,祂以水噴倚身的竹杖變為鐵拐,故名李鐵拐。

之後欲尋其徒報復,常行乞於市,為人所賤,後遇太上老君勸誡指點而得道,以鐵杖擲空化為飛龍,祂乘龍登天後,經西王母點化昇仙,封他為「東華教主」。

醉仙亭除了是宗教團體外,結合地方,先後於民國七十九年八月成立醉仙亭南樂社、民國八十七年成立誦經團、民國八十九年成立國樂團,使其更成為一傳統音樂藝術團體。南管又稱絃管、南音、南樂、郎君樂等名稱,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南樂主要樂器有琵琶、洞簫、三、二絃稱上四管,通常於清唱及奏譜時使用。南管於五代十國後發展迅速速,後因中原地區頻頻戰亂,而傳到較和平的南方來,數百年在閩南一帶成形,興盛,並傳播到海外各地有閩南人聚居的地方。醉仙亭南樂社曾於民國八十一年十月與八十七年五月在高雄縣鳳山市國父紀念館公演、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在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至善廳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