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鄉 3.17

Chiayi,
Taiwan

About 阿里山鄉

阿里山鄉 阿里山鄉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Landmark in Chiayi , Mountain in Chiayi , Neighborhood in Chiayi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阿里山鄉(鄒語:psoseongana)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北鄰南投縣竹山鎮,東鄰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西鄰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南接大埔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是嘉義縣面積最大的鄉鎮,約佔全縣的1/5,也是嘉義縣唯一的山地鄉。歷史阿里山鄉舊時一直為鄒族原住民之固有領土,分屬許多部落,部分部落曾向遠在屏東的排灣族納貢,與布農族時有紛爭。乾隆年間,嘉義地區的漢人自竹崎、梅山一帶侵入阿里山,欲侵佔鄒族領土,便與傳統居住的鄒族原住民發生武裝衝突,漢人在此時建立了奮起湖、瑞里等聚落,鄒族被迫退往更高的山區居住,「吳鳳神話」也是在此時期發生。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開採此地的檜木林,自嘉義市興建了阿里山森林鐵路,進入山區大量採伐林木,再經由鐵路運往山下,同時也將阿里山開發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日本人首先將吳鳳事蹟改編成「吳鳳神話」。1909年嘉義廳長津田義一編纂《吳鳳傳》,1912年中田直久寫了一篇《殺身成仁通事吳鳳》,1913年日本當局興建吳鳳廟,當時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更親自主祭。同時吳鳳事蹟也編入小學教科書、改編成歌舞劇。甚至日本人三屋靜也在1931年編纂了《吳鳳傳》。吳鳳遂成為日本統治者「理蕃」的論述基礎,成功的宣達原住民的行為是「野蠻落後」的,是應該被「教化」與「開化」的,而吳鳳則是「寬大」、「仁慈」,以自我犧牲弭平紛爭的「義士」。1946年,國民政府延續日人政策,並基於漢人沙文主義,以為「紀念」吳鳳「捨身取義」的「義舉」為由,將本鄉命名為「吳鳳鄉」,1947年9月24日,嘉義市長宓汝卓於吳鳳廟舉行紀念會,會後電呈臺灣省政府轉呈中央以吳鳳被殺之日為公務員節,但省主席魏道明以「查此事屬地方性不宜為全國性節日」拒絕。國民政府於1949年遷臺後繼續沿用吳鳳神話,並將吳鳳神話編入小學國語課本與生活與倫理課本,且課文幾乎是直接翻譯日治時期的國語讀本。1987年(民國76年),發生湯英伸事件。鄒族青年湯英伸至台北工作,遭到僱主欺騙,扣押薪水、身分證,湯於是想辭職,但僱主不肯,甚至對湯口出惡言,拳腳相向,湯情急之下,不慎將僱主傷害致死,被僱主妻子目擊,僱主妻子拿起椅子打湯,湯最後也失手將僱主妻子置於死地,之後湯自動向警局自首。學者蔣勳、胡台麗等人聲援湯英伸,希望政府能夠特赦湯英伸。受此事件影響,學界開始討論吳鳳神話造成對鄒族人的歧視。同年9月9日,鄒族人發起遊行,要求把吳鳳鄉更名。 1988年(民國77年)林宗正牧師與黃昭凱等率領的數名原住民青年以電鋸與鋼索拆毀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受此事件影響,1989年(民國78年)3月1日內政部正式將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教育部長毛高文於同年9月12日同意將吳鳳故事由課本中刪除。行政區劃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阿里山鄉劃分為十二村。阿里山鄉公所位於樂野村,是為鄉治所在地 (原鄉治位於鄒族最大部落達邦村,為各村聯絡洽公方便,遷至阿里山公路附近的樂野村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