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義竹鄉芉子寮武聖殿 3.97

嘉義縣義竹鄉官順村309號
624

About 嘉義縣義竹鄉芉子寮武聖殿

嘉義縣義竹鄉芉子寮武聖殿 嘉義縣義竹鄉芉子寮武聖殿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NA-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芉子寮武聖殿沿革

在大正九年十月時,本庄舊稱臺南州東石郡嘉義廳龍蛟潭堡芉仔寮庄,光復後書寫成竿仔寮並分為官順、官和兩村,住民以郭姓居多,陳、蔡、王諸姓者次之!
本廟主祀之文衡聖帝,原是漚汪地區郭姓者移居本地奉祀於家宅,由於神威顯赫,庇境佑民,住民咸以是賴,信仰者日篤,終獻為全庄共仰!
當地住民為感謝神恩,配合地方士紳郭真捐地,故乾隆末期(光緒15年,西元1889年)在現址北側建一簡單廟宇安座神位,稱為『王宮』。
至同治年間廟宇破損,庄民協議共同獻金加以重修一次;迨民前三年遭八掌溪洪水之浸毀,庄民再鳩金壹千元再重建一次,以木造瓦頂單間格局重建;
民國十年庄南之八掌溪每年洪水氾濫,溪道崩入庄中,住民家屋財產被沖毀者不計其數,『日本官廳』興建土堤防止水患,文衡聖帝為防此舉破壞庄內風水格局及影響庄運,於民國十三年特以降乩指示:在庄北栽下七星松!(據傳七星松樹下有七星燈;是點油燈後以鼎蓋再覆土栽種),自此以後洪患溪道安定,住民得以安居樂業。
民國十四年,因原來之廟宇日趨簡陋,乃是時保正郭伏、陳良發起募集庄民獻金,由郭勝伍設計廟規,協助人郭擇如等同庄民遷徙現址,磚造加建東西護室重建廣大廟宇,立名為『 武聖廟 』。
本廟於民國己亥年,見祈安清醮 (一條束契) 一次,建醮董事長吳謨、主會李聘、主壇王玉雪、主醮郭老生。
民國十七年建醮一次,是時董事陳良。
然至光復後,廟貌非昔,乃民國三十七年,陳金龍發起募金,油漆廟頂及加剪黏,煥然一新。
民國四十六年,乃陳金龍及郭烏番,發起庄民自由樂捐金,油漆內殿刷新廟貌。
民國五十一年元宵夜,陳金龍、黃文周、許金和等因曾受文衡聖帝靈感指示,而發起創立燈謎會;定每年正月十五日及八月十五日舉行燈謎會,以增加武聖廟之光彩,並獎勵庄民步向正當娛樂,認真向學,此亦為文衡聖帝神佑之一。
多年來,由於文衡聖帝神威顯赫,信徒廣增,使原來之二尊金身不濄應請,乃於民國五十三年六月十八日降鑾指示:於同年八月一日再雕刻五尊文衡聖帝金身、三尊白府元帥、一尊楊府元帥,以應付境內外信徒之請。
爾後歷經數十載,梁棟漸顯腐朽,民國六十年經信徒議決,由郭皮、蘇瓜、王玉泰、陳忠厚、郭登賢、黃居忠、李貢、洪讚、蘇江河等籌組重建委員會,重新設計興建並增購前庭之地。民國六十四年落成,此次重建已使前殿格局大致完成。
殿前原有終年水源不曾匱乏之水池,帝君鑒於此池對庄運影響甚遠,再配合陳氏宗族獻地下,於民國七十八年原地興建『八卦龍珠池』,翌年完成。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帝君指示回鑾故居大陸山西常平宗廟謁祖,歷經三次後於民國八十五年領旨,同年五月十三日晉為『武聖殿』。殿前牌樓亦於同年建造完竣。
民國八十五年增建後殿,恭奉南海佛祖,佛祖原為庄民蔡包魚私人恭奉,因其威靈顯赫,護佑庄民,為便村民朝拜,再經其後代子孫同意,奉祀於武聖殿。民國八十七年廟頂再經獻金整修,於此武聖殿堂皇廟觀,於焉屹立,拈香參拜、共沐神恩者與日俱增。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