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保安宮 - 廣澤尊王 4.29

彰化縣鹿港鎮郭厝里永豐路16號
Lukang, 505
Taiwan

About 鹿港保安宮 - 廣澤尊王

鹿港保安宮 - 廣澤尊王 鹿港保安宮 - 廣澤尊王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Lukang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主祀廣澤尊王-郭聖王及唐忠武王-郭子儀【鹿港保安宮】---  六祧{二房長支,二房三支,二房四支,二房五支,五房,日湖} 保安宮始建於雍正3年{西元1725年} 歡迎各友廟前來參香拜訪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將軍請媽祖護軍平台,施琅的參將~郭世曜從大陸恭請{廣澤尊王}護軍來台,駐於鹿港,於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於天后宮北邊興建{保安宮},為全台最早祀奉廣澤尊王及忠武王的廟宇。光緒三十一年.民國三十九年.民國六十年多次整修, 最初廟址在東北角靠近海灘,(郭厝東石北方均為海)在李王爺池邊,第一次廟地與清真寺相鄰,共同使用一個古井,井上塔亭用古式轆轤為取水用具,因遭大水災二廟全倒,郭聖王就南遷,而清真寺從此無重建,文物則移到保安宮內。因戊戌水災遷南三節巷,在樂觀園北魚池邊,第三次在現址過巷道之東邊第二間,而後遷建於郭厝巷73號與忠義廟相鄰。於民國八十二年政府道路拓寬政策而被迫擇吉地再建,由保安宮重建委員會發起募款,募到千萬,民國102年經本宮委員會決議將所有神明全部移請一樓鎮殿。聖王廟截至現址已是第四次遷廟, 多次整建也造成保安宮許多歷史文物失蹤,據耆老指出原有豐富的古蘭經.阿拉伯碑文.梁柱上的經文,如今都已消失。
台灣首座清真寺也在之後成為祭祀郭聖王與郭子儀的鹿港保安宮,此外保安宮是台灣主要的郭姓宗親廟,吸引了許多國內外專家前來研究保安宮的歷史與回教淵源, 回教之名源自西元755年-763年中國唐朝的安史之亂,當時西北回紇興起援唐,此時回紇族信仰的伊斯蘭教便藉由此路傳入中國地區。

本宮有全台開基 唐忠武王-郭子儀,是台灣郭姓宗親的共同祖佛,因為台灣很少有忠武王神像,於是更為稀罕【郭姓宗親奉郭子儀為祖佛,汾陽為郡望】。宮前的六根柱子代表郭姓後代的六祧子孫,宮中的廣澤尊王都因歷史悠久,而更有特殊的黑面廣澤尊王。

鹿港郭姓宗親之間,仍保留祭祖時不用豬肉,服喪期間不食豬肉的習俗,更有部分習俗仍保有回教傳統,早期郭姓祖先仍採用回教墓葬,由此可見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在鹿港的郭姓分為六大祧,其中只有日湖派下在祭祀時可以使用豬肉,喪時也可以請道士誦經,其他五祧都不能使用豬肉祭祀,也不請道士誦經。

【據歷史記載】
ㄧ-從閩南移民來的郭姓家族,歷史考証確是阿拉伯人的後代,據載,1661年,福建漢人鄭成功攻下當時由荷蘭統治的台灣,隨同登陸台灣的福建軍民也有不少穆斯林,相傳是唐代名將「郭子儀」後代。部分穆斯林不但於鹿港定居,並於1725年興建全台灣首座清真寺及供禮拜沐浴的水井,當時鹿港穆斯林戶數約有600多戶。不過,之後因為缺乏宣揚該教的伊瑪目人才,回教習俗逐漸簡化或改變。

二-美國學者 皮爾斯伯裏到鹿港保安宮研究郭姓拿到博士學位:1973年美國人類學者 皮爾斯伯裏到白奇郭姓的臺灣衍派所在地:鹿港郭厝從事田野研究,並據此獲得博士學位(Pillsbury,1973)。他的研究涉及了鹿港郭姓穆斯林的漢化,其中以"祭祖不用豬肉"的習慣表明了他們的少數民族特殊性,皮爾斯伯裏的這一研究和若干論文在研究中國穆斯林歷史和回族的西方學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清真五姓聯宗:相傳唐~天寶.大歷年間,郭子儀為平吐番國,與異族白元光.馬璘.丁渾?.金祝捷等將軍並肩殺敵,五人之情天地可鑑,於是郭.白.馬.丁.金五姓聯宗。

四-郭姓起源: 一說: 阿拉伯(或波斯)裔伊本。庫斯。德廣貢亦在元朝任官,改從漢名郭德廣,先世落籍於浙江省杭州府富陽縣。根據白崎八世孫郭君錫撰〈富陽坡庭郭氏家譜序〉以及二世孫郭天合撰〈崎山家譜筆序〉等材料,郭德廣在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時代任太常寺卿,於元武宗至大年間(一三0八-一三一一)以宣差微祿,奉命到泉州督糧,其時乾戈加劇,他無法還朝,遂納室於泉州,援例占籍於晉江法石,而疾終於當地。〈華山四房郭氏家譜〉說,他生子洪公,子洪公生三子,長和卿公,分支江西;次仲遠公,開基白崎;三季淵公,居於法石。二說: 出自姬姓。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郭氏即為虢氏,為黃帝姬姓後裔。相傳周武王時,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虢仲於東虢。西虢地處虞、鄭之間,東虢在今河南滎陽東北,西虢在今陝西寶雞東。東、西虢開國君主都是周文王之弟。周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諸侯不滿,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伐週,責周平王滅虢,於是周平王不得不將東虢叔的裔孫序封於陽曲作為補救。由此,號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稱“郭公”,其後代遂以郭為氏,虢叔為郭姓的受姓始祖。 這些郭氏族人經過不斷地繁衍發展,漸漸人多宗大,形成了中山郭氏望族。《春秋左傳》記載:“齊有郭最、郭榮”,“魯有郭重”,“燕有郭隗”。西虢族人隨平王東遷到上陽。留在原地的小虢,到秦武公十一年,被秦所滅,其族人被迫遷向西北邊遠地區,在那裡定居下來,從而形成後來的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聲聞天下。西平(今西寧)郭氏魏晉時為望族,出過兩位皇后,成為皇親國戚。而東、北、南三虢則成了太原郭氏、河東郭氏和潁川郭氏的始祖。

五-白崎起源,奉郭子儀為祖佛,汾陽為郡望:白崎回族開基祖是郭仲遠。宗譜載郭仲遠率妻子來惠安,卜居於螺陽二十三都白崎舖,安家創業,生五男二女。死後,葬於吉浦與下埭間龍頭山之陽,因其地形似而號“獅穴”,郭氏子孫尊稱為石獅墓,基墓純屬回族墓葬,俗呼“石棺”,週圍雕刻花卉圖案及阿拉伯文郭仲遠墓說明了白崎郭姓宗族最初的信仰與文化傾向。白崎郭氏宗祠中,有一對說明白崎郭姓源流之楹聯,文曰:“祖汾陽,派富陽,族螺陽,三陽開泰;源晉水,分法水,聚崎水,萬水朝宗。





感謝 中國廣播公司及國內外各界學者專家前來研究保安宮的歷史文化


本專頁設立於民國99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