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Arts & Cultural Troupe 3.9

397 Lorong 2 Toa Payoh
Toa Payoh, 319639
Singapore

About 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Arts & Cultural Troupe

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Arts & Cultural Troupe 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Arts & Cultural Troupe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Education in Toa Payoh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Arts & Cultural Troupe

过去与未来

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成立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岁月,可以让一个牙牙学语的稚龄幼童长 大成人 ;三十年的岁月,可以让一个尽心散播文化种子的团体,桃李满天下。

《回眸 20 》 的编辑团队,特别邀请了文化艺术团创团的团员们,出席了一个轻松的座谈会。出席者包括文化艺术团团长方百成先生、执行总监黄树平先生、副执行总监黄秀玲女士、合唱团团长林志盛先生以及舞蹈团艺术总监林美琴女士。大家回顾昔日,谈谈创团至今的心路历程。

新加坡福建会馆与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

新加坡福建会馆初创于 1840 年,旨在兴学办校、推广文化教育、从事社会福利及保存与弘扬中华文化。先后创办道南学校( 1906 年)、爱同学校( 1912 年)、崇福学校( 1915 年)、南侨中学和小学( 1947 年),光华学校( 1953 年)。 1955 年捐地 523 亩予前南洋大学作为校园。福建会馆从事多方面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分帮派,不分种族、宗教和籍贯,国人受惠良多,尤以推广教育事业更是不遗余力。

福建会馆拥有两家从事产业发展的独资子公司及一家以有限公司形式注册的福建基金,以确保它有充足的资金从事文教与慈善事业。由于会馆丰厚的经济后援,使得日后文化艺术团的活动得以充分发挥,无后顾之忧。

现任文化艺术团团长方百成先生在座谈会中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会馆的功能也随之改变,会馆希望除了在教育之外,能开辟一些新的项目。 1986 年,为响应我国政府 “ 建立优雅社会 ” 的号召及发扬优秀中华文化,会馆在主席黄祖耀的倡议及总务梁世海先生的带领下,成立了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首位团长为已故剧坛 “ 老顽童 ” 刘仁心先生。

根据方百成先生透露,当时刘仁心老先生是希望办一个剧团,但在因缘际会之下,成人合唱团率先成立。执行总监黄树平先生谈起了这段历史,他表示,文化艺术团成立初期和爱同校友会及崇福校友会合作,联合成立了合唱团、口琴队及华乐团,也成立了福建会馆舞蹈团,之后三个组织各自发展,但创团的根基,已在当年立下。

文化艺术团的第一个转捩点:

“ 儿童演艺班 ” 的成立

在文化艺术团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转捩点是 1987 年, “ 儿童演艺班 ” 的 开办 。

当时,担任艺术团副团长的方百成先生建议成立儿童剧团,并邀请黄秀玲、黄树平以及施曼华三位老师一起构思及任教,大家决定先从训练班做起,于是在 1987 年 9 月 13 日开办新加坡第一个 “ 儿童演艺班 ”。

现任文化艺术团执行总监的黄树平先生还特别在座谈会中提出了 “ 正名 ” 之说。他表示,当时人们对 Speech & Drama 这个英文名词,并没有一个比较贴切的华文翻译,而 “ 儿童演艺班 ” 这个翻译是当时由黄秀玲老师正式提出,不仅广泛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并沿用至今。

儿童演艺班的成立,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支持。同样身为儿童演艺班开路先锋的施曼华老师表示,当时会获得如此热烈的回响,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当时颇有名气的电台广播员黄秀玲其实是居功厥伟!

由于报名者众多,当时只能以面试的方式来遴选团员,甫成立的团体,却已出现 “ 一位难求 ” 的现象。最终儿童演艺班录取了首批 九十九 名学员。 “ 老树萌新芽 ” ,百年会馆以儿童培训向社会负起另一项任务 ── 进军文化艺术事业。

80 年代的新加坡,教育政策上起了重大的改变。英语成了莘莘学子的第一语言,华语式微,华校教育一向强调的伦理道德教育也敬陪末座。当时虽号称 “ 双语教育 ” ,但实际上,华语却成了强势语言的牺牲品。

团长方百成先生提起当时的情形,说: “ 虽然教育政策改变,但社会上却普遍存在着对华文以及对华文文化的热切需要。 ” 因此,儿童演艺班之所以会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之后,类似的一些民办中心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演艺班抱定 “ 寓教于乐、育人为先 ” 的宗旨,让学员在轻松自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下上课。课程教导标准华语、戏剧及歌唱,并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了极为珍贵的优秀传统中华价值观。由于学员开心,家长安心,老师用心,因此报读者甚众,有些学员需等候超过一年才能顺利报读。大众传媒竞相报导,结果在我国掀起了一阵开办 “ 儿童演艺班 ” 的热潮。时至今日,许多中小学校都在课堂上加入戏剧或演艺的元素教导华文,效果良好。

“ 儿童演艺团 ” 的诞生

文化艺术团开办了极为成功的 “ 儿童演艺班 ” ,改变了少年儿童只上 “ 补习班 ” 、只上 “ 短期班 ” 的观念。由于学员上课情绪高,并且希望持续上课,老师们便遴选了表现良好的 45 名团员,于 1988 年 9 月 18 日正式成立了 “ 儿童演艺团 ” 。

1989 年 4 月,儿童演艺团在发展银行呈献创团演出日本童话剧 《 神镐 》 。根据施曼华 老师透露 ,当时有一些学生,因为参与了演出,深受影响,从此和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后来有些学生,是因为观赏了《神镐》的演出而成了第三届的学员。

儿童演艺团成立后,多次参加各社团组织的表演活动,也呈献了专场演出,并组团到邻国马来西亚表演。 1991 年 6 月,儿童团首次越过长堤,到新山宽柔中学演出; 1992 年再赴西马,到马六甲及吉隆坡呈献 《 春天跑跳碰 》 。是当时最活跃的本地儿童组织。

文化艺术团于 90 年代起也开始调整定位,全力发展少儿培训及艺术课程。 1992 年 1 月 1 日,也成立了少年团。从那时起,少儿团便成了主力团体。每年呈献多场大大小小的演出,成绩非凡!

1994 年 6 月,阵容庞大的少儿团 179 人,浩浩荡荡远赴北京及厦门,演出 《 粉墨登场 》 ,空前成功!对当时参与的老师们来说,孩子们从中吸取的人生经验,比观众的掌声还珍贵!这次的出访,也让少儿团成为第一支到中国表演的宗乡会馆队伍。

黄树平老师说,当时参与演出的团员,许多人都继续留在团里,即使无法留下来的学生,日后也都十分愿意回来团里帮忙。 至今,仍有部份团员还出席活动。近 20 年了。他们都已成为老师或青年团团员。远赴中国的《粉墨登场 》,已然 成了许多学生与家长们参加文化艺术团的一个重要关键。

方百成先生谈到了少儿团不仅将狮城儿童的友谊带到了龙的家乡,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 1994 年,两位来自中国北京的贵宾 ──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方掬芬院长和中国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徐晓钟院长应少儿团的邀请,飞抵新加坡,与我们进行难能可贵的文化交流。

少儿团是我团的亲善大使,他们除了每年呈献的多项各类型表演,将欢乐带给观众外,还将友谊带到其他地区。我们也接待了好友前来我团献艺,这些演出包括《马兰花》( 1996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相声曲艺之夜》( 1998 台北相声曲艺团),《鬼子和张飞》( 2001 台北相声瓦舍)及《冒险金银岛》( 2002 台北九歌儿童剧团)。

方百成先生特别提到了 1991 年赴台北参观访问国语日报文化中心、蒙特梭利基金会、信谊基金会学前教育中心。他表示,那次的行程在当时的确是一项创举,台北文化交流之行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眼界,并为日后的课程规划,打开了另一扇窗。

1993 年,少儿团又荣幸邀得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钮心慈女士前来担任客卿导师; 1994 年邀请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导演黄意璘老师前来执导《被剪掉舌头的小鸟》,并担任我团的客卿导师。

1997 年时,更获得台湾知名戏剧团体《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李国修先生的大力支持,搬演其剧作《半里长城》。多位艺术团的老师都粉墨登场,演出这出情境喜剧,合作的经过与精彩的演出过程,至今还是老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少儿团的发展已颇具规模,对外的公开演出与对内的汇报都已到达一定的水平。少儿团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音乐童话剧。至今己呈献了四个音乐童话剧,包括《皇帝的新衣》( 1997 )、《神笔马良》( 2000 )、《巫婆山传奇》( 2003 )及《阿里巴巴和 21 大小盗》( 1998 , 2006 )。演员阵容之浩大,制作队伍素质之高,是许多专业戏剧团体所无法望其项背的。由于演出时邀请了许多舞台专业人士协助灯光、布景,音乐,舞蹈、音响、服装等,演出成本比一般少年儿童的演出高出许多,但也为少儿团奠定了 “ 少儿团演出必属佳作 ” 的深刻印象。

青年演艺团成立的象征意义

青年演艺团于 2000 年 1 月 16 日正式成立。

团员都是从小在演艺班或少儿团长大的团员,因此对文化艺术团有着强烈的归属感。由于长期接受戏剧的熏陶,目前有许多团员都选择以剧场或视像广播为业。

自 2001 年起,青年团每年呈献学生剧场系列,演出展现了年青人的热情及创新,当然也少不了成长中的青涩与不足。青年团的 “ 学生剧场系列 ” 以学生为对象,而另一项常年话剧演出则探讨年青人对生活、事业、爱情等的看法。

青年团拥有极大的创作空间,除了财务上要求透明清楚外,团员可以在不受干扰及监控的情况下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施曼华老师一直认为,艺术团之所以能够成功,之所以可以能够达到今天的规模,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所谓特定的 “ 教育理念 ” 。我们只是秉持着多元、包容的信念。青年团就是这样的一个信念之下所成形的优秀团体,她象征着一种未来,一种传承。

自我提升的激励营

少儿团发展迅速,团员不断增加,老师们除了感到欣慰之外,另一个要面对的事实就是:老师们也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因此,文化交流活动与激励营应运而生。

1995 年,十一位少儿团老师赴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学习,与当地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展开一系列的活动。

2001 年,十八位老师再赴台北、花莲等地进行了八天的文化交流访问。

2002 年,文化艺术团举办了第一次的激励营,地点是彭亨兰竹。参与活动有二十一位老师。主要是希望老师能互相脑力激荡,提升教学品质,也为少儿团的教学内容、方针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紧接着, 2004 年,又再度赴越南,共有十五位教职员参加此次的激励营。大家对激励营都给予正面的评价。老师们除了能激发出更富创意的点子之外,凝聚力也都变得更强了,对整个艺术团的整体运作上来说,其效果是深刻及长远的。

舞蹈团翩翩起舞

成立于 1989 年 12 月的福建会馆舞蹈团,当时是由文化艺术团召集了 三十 位对舞蹈有浓厚兴趣又非常积极参与舞蹈活动的学生与青年,由林美琴老师组成了 “ 华族舞蹈团训练班 ” 。目前学员人数共一百余名。

舞蹈团团员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每星期进行两次训练,连假日也鲜少休息。编辑团队第一次与编导及艺术总监林美琴老师访谈时,她却因胃痛而无法如期赴约,后来,在与美琴老师的访谈中,才了解美琴老师由于长期练舞,过度劳累而造成饮食方面的失衡,因此,现在经常得面对胃病的困扰。美琴老师表示舞蹈团里有些老师说,以后千万不要让孩子走舞蹈这条路,因为实在太苦了!言谈中,流露的却是一种非比寻常的执著与坚毅。

舞蹈团这一群非常投入的团员,在导师林美琴的督导下已经在一起共舞多年。 舞蹈团的专场演出 《 舞之思忖 》 ,已经越来越受舞蹈爱好者及同行的肯定。舞蹈团结合了民族舞及现代舞的特色,在舞台上展现了不落俗套的节目,令人赞赏,近年来更将传统戏曲的行当融入舞蹈,力求突破。

几乎每年的 《 春到河畔迎新年 》 ,舞蹈团都积极参与,另外,还参加许多协会所举办的文化晚会。 1991 年,舞蹈团才成立一年,即参加由槟城舞协所主办的《舞韵 1991 》的演出; 1996 年远赴印尼演出; 2001 年,代表新加坡赴泰国参加《第十五届清莱文化节》,那次忙碌的行程,令林美琴老师至今难以忘怀!

2002 年,前往加拿大参加 “ 利物蒲国际戏剧节 ” ,并以唯一业余舞团的身份,夺下了包括 “ 观众投选最佳项目 ” 、 “ 最佳视觉效果 ” 、 “ 最佳女配角 ” 的三项大奖。林美琴老师表示当时完全是出乎意料之外地夺下了这些奖项,因为参赛队伍几乎清一色都是西方队伍,相形之下,福建会馆舞蹈团似乎没有任何得奖的可能性。但,他们的努力获得了裁判们的青睐。那次的载誉归国,也是对舞团努力的最大肯定。

合唱团歌声飞扬

合唱团于 1986 年 7 月 20 日正式成立,是文化艺术团最早成立的艺术单位。

团长林志盛先生表示,当时一些对音乐、歌唱有兴趣和有志献身音乐工作的人士,大家共同成立了福建会馆合唱团。成立初期,只有十多个团员,目前新旧团员约有六十位,林志盛先生说这些团员都是在各行各业服务的朋友,大家都是在业余的时间里,继续研习音乐、歌唱。

当时的团员们,每个星期日在天福宫旧会所练唱,大家都会提早到达练习场地,自动自发地整理课室,练完之后,还会相偕到附近用餐,那种凝聚力是现今社会里很难再见到的,大家不争名、不夺利的一种态度,纯粹是为了热爱歌唱而齐聚一堂。林志盛先生不无感慨地回忆起在天福宫旧会所的那段辉煌时光。

合唱团在成立短短一年之后,就呈献《琴韵歌声 87 》文娱晚会,会馆主席黄祖耀曾在特刊献词中提到:“实属一项值得自豪的成绩。 ”合唱团在 接下来的演出中,都深获社会好评并受到欢迎,为推广和发扬文化艺术作出了开路先锋的贡献。

之后,合唱团也曾与多位音乐家及歌唱家合作,如旅居德国的歌唱家翁明正先生、中国上海民族乐团歌唱家曹燕珍小姐、本地音乐家梁荣平先生以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李华德教授以及徐榕桢教授。

合唱团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各类大小型演出,主办个人演唱会及合唱团音乐会。也经常赴邻国马来西亚演出。林志盛先生回忆起 2000 年时,合唱团参加了由北京主办的 “ 第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 ” ,荣获了第三名。这对合唱团整个发展而言,无疑又是一次肯定!

林志盛先生却也略带无奈地表示,在本地,以演唱华语歌曲为主的合唱团体,前进的道路越来越崎岖了。坊间卡拉 OK 的盛行,使得歌唱的意义已逐渐转型,观众群的日渐萎缩,团员因年龄、健康等种种因素而离开合唱团,在内外忧的夹击下,颇让人感到有心无力。

但,综观合唱团近年来的表现,仍然是秉持着创团以来的信念,不断呈献高品质的演出。 2001 年还赴中国广州黄花岗剧院参加联合艺术合唱团演出; 2002 年赴吉隆坡、曼谷,参加台、纽、新、泰交流演唱会; 2003 年以及 2005 年都参加了新加坡“千人大合唱”的盛会。

文化艺术团的第二个转捩点:

迁入大巴窑活动中心

文化艺术团的第二个转捩点是 1997 年的搬迁。

原先在旧会馆大楼活动的文化艺术团由于发展迅速,课室已经不敷使用,便于 1997 年迁入位于大巴窑的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所上课。新活动中心有大小课室 十五 间、另外还有办公室、服装室及录音室。加上停车场宽敞、地点适中,使我团的发展更具潜力。

全面开发新课种

在迁入了新会所之后,除了拥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学员,更重要的关键是艺术团开办了多项新课程,这些课程都深受家长及学员欢迎,部份热门课程至今还需排队轮侯。致力于开发新课种的黄秀玲老师在课程规划上更是煞费苦心。黄老师表示,任何新课种的开发,都是站在如何更全面地发展孩子心智的立场上去考量,绝不是以经济收益为基准。

由于学员的逐渐成长,很多学员在小学毕业后,即使希望继续留在艺术团上课,但课程方面却出现了无法衔接的情形,因此,新课程便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例如广播班、演说班的成立,黄老师说:“这样的课种在所谓的市场价值上肯定不会是家长们的优先选择。但,为什么我们会推出这样的课种呢?因为,孩子在青少年阶段,进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很多原来在演艺班上课的孩子,进入青少年阶段后,对‘在别人面前表演’开始感到不自在,但他们又很希望能继续留在艺术团,我们开始思考,应该为这些孩子提供怎样的课程,继续培养他们呢?广播班、演说班出现了,而这些课种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确为这些孩子提供了一个较自在的学习环境。”

增强亲子关系的课程、强化思维训练的课程、奠定写作基础的阅读课程、修身养性的文化课程 …… 黄秀玲老师略带兴奋地谈起这些新课种。她说:“这些课种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是在于我们并不是一窝蜂地追随潮流去开办某些课程,而是针对孩子们的实际需要。以前我自己有一个学习母语文化的环境,我也希望让现在的孩子们能拥有一个那样的学习环境。”

新课种的开发是艺术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指标。以往开办的演艺班、语文班、书画班,在这块新的土地上继续茁壮,而适合不同年龄层的课程陆续开办,但,艺术团所秉持的理念始终不变:多元与包容。

艺术团现开办的课程包括:

儿童演艺班
少年演艺班
娃娃班
学前认读班
小学趣味语文班
中学作文班
中学阅读与理解班
少儿演说班
少儿广播班
中华书画班
舞蹈级别考试班
儿童武舞班
成人马来语班
迁入新会所,一番新气象。摆脱了昔日陈旧脏乱的环境,硬体设施改善了,课程的种类也增加了, 施曼华老师表示,迁入新会所之后,整个行政工作更有系统,也更有条理,但, 更重要的是文化艺术团拥有了更成熟、更有系统的制度、更具前瞻性的规划,推广更具品质的文化教育课程,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对未来的展望

在谈到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时,气氛顿时感性了起来。方百成先生表示,能够与一群好朋友共同为文化教育事业一起努力,是值得珍惜、值得高兴的!而青年团的诞生,更是令人鼓舞万分!希望能更好地去组织这个年轻的队伍。另外,方百成先生也语重心长地说到:“文化艺术团的功能可以更向外拓展,希望能在当今主流教育中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例如举办读书会、教育旅游等等,让这条路更宽广。同时,更希望能扩大现有的全职人员队伍,为实现更远大的理想而迈进。 ”

回首 20 年前,自己也曾经是别人眼中 “ 充满干劲 ” 的年轻小伙子的黄树平老师,几次在访谈中提到了当年 “ 无心插柳柳成荫 ” 的心态,如今,他期待着有更多人共同来造一座森林。黄树平老师说:“当年会馆有一群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做事的长辈,他希望自己也能效法,让青年团得以成长茁壮。希望自己以前走过的路,有人可以走得更好! ”

对文化艺术团的教育课程发展可说是用心良苦的黄秀玲老师,泛着淡淡的泪光表示:“ 我觉得这里的学生能够留下来,很多原因是因为这里的老师。是老师们共同经营的结果。大家不计较、愿意奉献的精神。这绝不是几位老师就能撑住的场面。能够和这些老师、这群学生结缘是很棒的事情。 学生跟着文化艺术团一起成长,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接班人来继续这样的事业。 ”

同样身为文化艺术团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之一的施曼华老师,她说 :“ 在青年团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这就是一种传承。 ”

林美琴老师则是不改其一贯的爽朗笑声,说:“我会坚持下去的! ”

林志盛先生虽然对合唱团面临的现实问题看在眼里,但他自有其一套看法。他认为,现阶段的情况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繁华虽过去,但终会再现。

文化艺术团创立至今已有 20 年,从最初的不到 二十 名合唱团团员,发展到现在各团加起来约有 一千五百 名活跃学员。除了获得会馆的大力支持外,我们还得感谢家长们对文化艺术团的信任,以及所有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新加坡的许多宗乡会馆,一直以来都积极的推广文化艺术活动,但以规模及对社会起的影响而言,文化艺术团的发展是令人惊讶的。 “ 儿童演艺班 ” 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也为许多学校、民众俱乐部、宗乡会馆、民办组织所采用。

我们在过去 20 年的日子里,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的打下了坚固的根基。未来的 20 年我们期待飞跃的发展,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优秀中华文化的种子,并为他们的开花结果,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与关爱!

最后,仅以一首由少儿团资深老师王秀菊所写的诗篇作为总结:

回眸一看二十载

教学虽苦有乐在

师生情谊深深埋

艺术天地显风采

祝愿我团花常开

二十载后还有二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