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侨中学 3.11

661 Bukit Timah Road
Singapore, 269734
Singapore

About 新加坡华侨中学

新加坡华侨中学 新加坡华侨中学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High School in Singapore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华侨中学(前身为南洋华侨中学)是一所新加坡6年制的自主中学,设有4年制初中部,和2年制高中部,为12岁到18岁的学生提供教育。华侨中学在1919年由南洋商人、慈善家陈嘉庚创办,為新加坡第一所主要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中学。华侨中学自开办以来便是传统南洋"华校"的典范之一。今天华侨中学已经成为新加坡最顶尖的5所中学之一,虽然主教语已更改为英语,但依然保持了比较浓厚的华文背景。历史南洋华侨中学早在1913年5月陈嘉庚提出应该在新加坡办一所用中文教学的学校,但计划并没有受到英国殖民政府支持。1918年陈嘉庚认捐三万元,并募捐二十万元,召开捐款人大会,成立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董事会,公举陈嘉庚为董事长,吴胜鹏为副董事长,购买新加坡小坡大马路尼文律两栋楼房作为校舍。经上海教育会会长黄炎培介绍涂開輿出任第一届校长。1919年3月21日正式成立举行开幕典礼,首批78名学生进入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就读。当时柔佛苏丹有意以八万元出售武吉知马路七十英亩的园地,经校董会决议购买下来作为新校园。同年嘉庚因事回中国,由林义順继任董事长。1912年至1922年董事长为林椎遷。1923年陈嘉庚复出任董事长,募捐筹款兴建华中大礼堂。1927年至1927年董事长为陈延谦,副董事长为胡文虎。胡文虎出资兴建虎豹楼,足球场和环校马路。1930年至1948年董事长为李光前;1939年李光前出资建光前科学馆。学校在早期采用双语教学:国文、历史、地理课本采用中华民国教育部的课本,几何、代数、化学、物理、和英文课本采用英文本;除英文课用英语教学外,各科都用国语教学。任科老师多是早年由中国移民到新加坡的。学校最初的20年是在与政府的抗争中渡过,英国殖民政府显然不满学校所采用的一些课本内明显的左倾思想,而学生们也多以中国人而非当地人自居。然而学校最终还是逃脱了被迫关闭的命运,得以继续运作,直到新加坡在1942年被日本占领为止。二战结束后华侨中学于1945年10月重新开学,校长为薛永黍。1948年七月薛校长辞职,郑安仑出任校长。1949年修复被日寇破坏的校园,将国专科学馆扩充为图书馆,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四部分,添置各种仪器,标本,器皿,图书馆的中英文藏书,包括中国国文学,西洋文学,科学,哲学,历史地理等书籍七千四百余册,其中包括《鲁迅全集》、达尔文《物种原始》、爱因斯坦相对论,黑格尔《小逻辑》,王亚南翻译的三大卷马克思《资本论》等。华中并继续保持了战前明显的左倾政治背景,一些学生成为共产主义支持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革命的武装斗争,同时也在新加坡本地发动众多抗议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1956年10月25日发生了学校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示威抗議,上千名支持共产主义的学生与其他华校的学生串联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学生们在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校园内举行静坐示威,不少马来亚共产党领导人还不断發表演说(后来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也曾在事件中担任过学生领袖的律师)。这次事件最终以英國殖民地政府的流血镇压收场,不少学生受伤,政府则指责学生发动了针对警方的暴力攻击。这次学潮发生后,新加坡政府为了安置不愿意参加学潮的学生,开设了德明政府中学、立化中学、黄埔中学等所谓“政府”华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