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寺 5.45

浅草2-3-1
Taito-ku, Tokyo 111-0032
Japan

About 淺草寺

淺草寺 淺草寺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Buddhist Temple in Taito-ku , Tour Agency in Taito-ku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淺草寺(浅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内历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為金龍山。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原屬天台宗,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成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淺草觀音」。起源與历史根據寺傳的資料,推古天皇36年(628年),於宮戶川(現・隅田川)捕魚的檜前浜成・竹成(ひのくまのはまなり・たけなり)兄弟於漁網發現了一尊佛像。就是淺草寺本尊的聖觀音像。兄弟的主人・土師中知(はじのなかとも)拜了此佛像之後出家,把房屋改成寺廟來供奉。這是淺草寺之始。觀音像,相傳為高一寸八分(約5.5cm)的金色像,由於是非公開的秘藏佛像,故實體不明。其後,大化元年(645年),據說勝海上人為寺院進行整備、經觀音報夢告知而把本尊定為秘藏佛像。至平安時代初期天安元年(857年)(天長5年-828年),延暦寺僧人・円仁(慈覺大師)來寺製造了「お前立ち」(代替秘藏佛像供人參拜)觀音像。故稱淺草寺由勝海開基(創立者),円仁中興開山。雷門與仁王門於天慶5年(942年),安房守平公雅任武藏守的時候創建。淺草寺於文獻首次出現是鎌倉時代的『吾妻鏡』。近世為徳川家的祈願寺,關東有數的觀音靈場,参拜者眾。江戶時代後半,境内「仲見世」地區開始出現商店與芝居小屋,亦有賣藝人集中,成為當時庶民的娛樂中心。直至近代,淺草依然是平民的繁華街,娛樂場所發達,淺草寺作為此處地標。明治初期被指定為公園地、1885年(明治18年)於表参道兩側的「仲見世」漸漸變成近代的磚造建築物。1917年(大正6年)開始上演日本語的喜歌劇「淺草OPERA(淺草オペラ)」,於電影普及之前,大眾演劇盛極一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淺草,由於東京都内其他娛樂場所的多樣化發展,而經歷一時衰退。但是作為東京代表性的觀光地,加上羽子板市、燈籠花市等活動,觀光客與善信不絕。寺内雷門-表参道入口之門。切妻造八脚門,左面的是風神像,右面的是雷神像,正式名稱為「風雷神門」,通稱為「雷門」。慶應元年(1865年)被燒毀、1960年(昭和35年)、約1世紀之後以鋼筋混凝土再重建。門内置有實業家松下幸之助於淺草觀音祈願之後病癒,作為報答而寄贈的大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