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議事堂 3.05

Chiyoda-ku, Tokyo
Japan

About 國會議事堂

國會議事堂 國會議事堂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Hotel in Chiyoda-ku , Landmark in Chiyoda-ku , Train Station in Chiyoda-ku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国会议事堂是日本國會所在地,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区永田町一丁目,竣工于1936年(昭和11年),当时名为帝国议会议事堂。其左侧为众议院,右侧为参议院(旧贵族院)。建筑物呈左右对称,但是两院管理的范围并不均等,中央前庭、中央大厅、休息室與中央塔楼都由参议院负责管理。歷史现在的国会议事堂,竣工于1936年(昭和11年)。然而其建设计划早在明治时期就已开始。1881年(明治14年)10月、明治天皇颁“设国会诏”,4年后成立的伊藤博文内阁在1890年(明治23年)计划设立帝国议会,为此开始筹建召开国会的议事堂建筑。但是,从设计初始,议事堂的建设就因为财政拮据而陷入困境,因此只能先建设临时议事堂。首个临时议事堂位于内幸町(现在的霞之关一丁目,经济产业省大楼附近)。首个临时议事堂于第一届帝国议会召开前夜1890年(明治23年)11月24日方完成,但在次年1月20日凌晨突发火灾,全部毁于一炬。为此,政府紧急修建了第2个临时议事堂,并于同年10月竣工。另外, 1894年(明治27年)8月,甲午战争爆发,战时大本营迁至广岛,与此同时,帝国议会也曾经一度离开临时议事堂,迁移到广岛召开。1906年(明治39年),政府决定修缮第2个临时议事堂并筹建正式的议事堂,进入大正时代后,开始公开征集设计方案。在118个候选设计中,最佳方案由渡边福三夺得。因此,最终建设方案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渡边的设计,1920年(大正9年)1月30日,原敬首相等政府要员在议事堂的所在地永田町举行了议事堂的奠基仪式。第2个临时议事堂在建造过程中,幸运地躲过了1923年(大正12年)的关东大地震,但是却在1925年9月18日因工人不慎失火而被烧毁。为此,政府不得不决定临时建造第3个临时议事堂,同时进一步推迟新议事堂的建造计划。为了赶上同年12月召开的帝国议会会议,第三个临时议事堂仅用了3个月就竣工落成。经历了多次的劫难,永田町的帝国议会议事堂终于在1936年11月7日,即举行奠基仪式17年后宣告建成。作为国家重点工程,议事堂的几乎所有建筑材料都采用国产,总造价为2,580万日圓,如以现在的货币计算,相当于数千亿日元。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宪法获颁布,国会取代帝国议会成为日本的最高权力机关,因此国会议事堂也成了其权威的象征。另外,战后议事堂周围的国有土地逐渐转为众议院和参议院管辖,私有土地也被大量收购,用于建造国会和各政党有关的建筑物,这一地区已被视为日本政治的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