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默宗徒堂 St. Thomas the Apostle Church 4.63

4.9 star(s) from 72 votes
新界青衣青綠街5號地下
Tsing Yi Town,
Hong Kong

About 聖多默宗徒堂 St. Thomas the Apostle Church

聖多默宗徒堂 St. Thomas the Apostle Church 聖多默宗徒堂 St. Thomas the Apostle Church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Church/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Tsing Yi Town , Catholic Church in Tsing Yi Town ,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Tsing Yi Town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聖多默宗徒堂距離青衣機鐵站不遠,步行約十分鐘便可到達,聖堂對面為青衣巴士總站,市交通方便。

聖堂約可容納五百多人,作為基督徒舉行彌撒、婚配,和祈禱的地方。

-------------------------------------------------
堂區歷史

1. 引言

昔日以色列民在上主的引領下,不斷尋找那許諾的土地,找尋屬意自己的地方。
今日香港人亦不斷地尋覓理想的居停,尋覓一個安身之所。
堂區的發展,就如一部遷移史,在過去的日子中不斷的找尋安穩的居所。

2. 早期的青衣

青衣是一個離島,早期居民稀少,多以捕魚為業,對外交通一直靠船艇街渡。根據教區現存紀錄,我們可知道遠在一九三七年,新界大帽山川龍村一女教友,嫁與青衣島陳姓村民為妻;這是有紀錄的第一位遷入的島上教友。

二次大戰後,一群由香港仔遷移到青衣島避風塘之漁民教友,組成了島上的第一個基督徒團體。這時期由荃灣聖心堂(即後來葛達二聖堂)負責牧民工作。

這些零碎的資料,就是我們堂區初期發展的片段。

3. 青衣北的發展

青衣,無論在都市化的發展或堂區的發展,與荃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連。

一九五四 年,由上海到港的拯望會修女經當時主教的邀請下,翌年到達荃灣堂區協助牧民及傳教的工作。六十年代,她們在荃灣開設了「啟明診所」及「天佑學校」;由於青衣島隸屬聖心堂區,所以修女們時常到島上探訪。

漁民村的第一台感恩祭於一九七一年十一月舉行,時值教會的煉靈月,故此特別為亡者祈禱。七三年在漁民村網仔塘的海星幼稚園正式註冊啟用。幼稚園全盛時期上午班就有88個學生;另外,亦有為照顧殘障兒童而設的特別班。同時為有興趣認識天主教信仰的居民,開設要理班 (慕道班)及主日學;專為青年人組成的樂鋒會,也在星期六下午舉行聚會,當然,高修女的診所,也開始投入為病者服務。

4. 青衣南的發展

一九七七年一月,顯主會女修會屬校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啟用;因著牧民及傳教的需要,教區於一九七七年四月決定在青衣島設立彌撒中心,隸屬於荃灣葛達二聖堂,借用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的課室作為彌撒中心,舉行感恩祭,由史達生神父主持。

一九七八年十月,教區有感青衣需要有全職的神父專責牧民及傳教工作,任命比利時籍的聖母聖心會史達生神父處理事務,並租了涌美村一單位作辦公室及住宿之用。在史神父籌組下,青衣的牧民及堂區工作正式步入獨立的軌道。這時期,彌撒中心設備簡陋,許多應用品也缺乏;剛好黃大仙竹園村庇護十世堂因政府收地而搬遷,史神父聯絡該堂神父,把跪椅及木櫃搬回中心應用。

堂區亦先後成立了聖體會、輔祭會、青年會及聖母軍等善會組織,培養教友的歸屬感及獨立自主;教友人數不斷的增多,使原來二樓課室容納不下,有鑑於彌撒中心遷往較大空間的六樓。八一年十 月,史神父因心臟病發,蒙主寵召。堂區發展的步伐被迫放緩。荃灣堂區改派劉玉亭及侯夢賢神父輪流到青衣服務。

八二 年七月,青衣脫離荃灣堂區,預備成立準堂區,教區亦正式委派宗座外方傳教會霍理思神父於八月一日擔任牧民工作;同年,將青衣堂區命名為聖多默宗徒準堂,以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作為彌撒中心,神父則住在涌美。

八七年,神父有感年長教友參與感恩祭時上落樓梯不便,加上天氣酷熱,教友辛苦,便把彌撒中心由六樓再轉到二樓,並安裝冷氣設備,使教友更舒適。但遇有大瞻禮如聖誕節、復……等節日,再用六樓作禮儀之用。

八八年,青衣人口倍增,教友亦顯著上升,當時新界區主教代表曾慶霖神父與霍神父曾經討論過要否在青衣興建聖堂,教區總務長康建璋神父亦請曾神父作深入研究;後來,因曾神父患病辭世,建堂一事被逼暫時擱置。

九一年九月霍神父任期屆滿,教區暫派宗座外方傳教會龔偉南神父前往主持主日彌撒;同時,以聖斯德望堂宗座外方傳教會杜逸文神父兼任青衣署理主任司鐸,並在九二年三月委派宗座外方傳教女修會楊美玲修女作專職牧民及傳教工作;當年適逢建堂十周年紀念,教區主教胡振中樞機蒞臨主祭,施放堅振,彌撒後與杜神父、楊修女及教友們巡視青衣島,研究興建新聖堂的合適地方。

九二年十月,由於杜神父要回意大利修會服務,改由上葵涌聖若望宗徒堂宗座外方傳教會林伯楝神父兼任青衣署理主任司鐸。

5. 青衣市中心的發展

在新聖堂問題商議階段中,為了有一個更接近教友及群眾的地方,作為推廣牧民及傳教工作,又要因應青衣人口的增多及轉移,堂區決定改借市中心明愛聖若瑟職業先修學校的禮堂,作感恩祭之用,並於九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上午十時卅分舉行首祭。堂區中心遷移到青衣市中心後,租用偉景花園商舖作辦公室,在九三年一月投入服務。

十一月十四日,青衣成立正式堂區,同月,牧職團再加入宗座外方傳教會司徒偉神父協助。幾個月後,新的牧職團成立,成員有歐陽輝神父、司徒偉神父及楊美玲修女,歐陽輝神父作為協調主任,教區亦購置青怡花園作神父宿舍。

新堂籌建期間,得到新成立的教區建築發展委員會協助及禮委會的意見;同時,更聘請黃華生則師,準備圖則,籌建聖堂。當然少不了堂區上下一心的參與。

九六年十一月廿四日新聖堂現址舉行動土禮。

九七年七月司徒偉神父調任薄扶林露德聖母堂服務;八月一日歐陽神父改任為堂區主任司鐸。

為配合新聖堂、新團體的精神,堂區著意培育教友的信仰意識及對堂區的歸屬感。兩年一次的福傳活動—佈道大會,強調「薪火相傳」的福傳精神。還有,為新堂籌募經費的步行活動及各項籌款活動,亦相繼展開。我們深信新聖堂不單是服務教友;同時,更是服務整個青衣。

在新聖堂內我們亦會設立幼稚園,為區內的教友及居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