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佔屯門 1.51

Hong Kong,
Hong Kong

About 葡佔屯門

葡佔屯門 葡佔屯門 is a well known place listed as Landmark in Hong Kong ,

Contact Details & Working Hours

Details

葡佔屯門(Tamão)是指葡萄牙在1514–1521年間在東莞縣(今香港)屯門島、屯門海澳及葵涌海澳及附近地區的軍事佔領地。背景15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葡萄牙人從歐洲往東方發展貿易,在非洲安哥拉、印度果亞、東南亞馬六甲等地先後建立起軍事及貿易據點。一般認為1493年葡萄牙和阿爾加爾维王國(阿維斯王朝)軍隊抵達大明帝國東莞守禦千所的領地(今深圳及香港沿海),與東莞守禦千所千戶袁光於岑子澳激戰,因戰敗而撤退。這也是現代西方社會首度與中國接觸。建立1514年,歐維士(Jorge Álvares)率領一支葡萄牙船隊到達珠江三角洲,發出登陸貿易的要求,明朝政府不予接納,因而只能在水面上與華商貿易。同年,塞克拉(Diogo Lopes de Sequeira)再率領葡萄牙船隊佔領「屯門海澳」,並在其上刻立佔領石碑,修築工事,設刑場、製火器。擴張1515-1517年間,葡萄牙人因貿易問題與明帝國起糾紛。1517年6月17日,葡萄牙使者皮莱资(Tomé Perez)領費爾南·佩雷茲·德·安德拉德(Fernão Perez de Andrade)等人所統領的八船船隊前往珠江一帶,並於8月15日抵達「屯門島」。「屯門島」應是指今香港的大嶼山,也有人認為是指内伶仃島或大鏟島。